指纹照相能客观真实地记录现场手印和留有手印的物体在犯罪现场的位置。根据手印照片可以分析罪犯的活动范围和作案手段。对于血渍、油垢、灰尘等必须在一定角度或特殊的光线条件下才能观察的手印,照相又是一种直接提取手印的方法,成为手印鉴定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手印鉴定中,照相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手印鉴定人员应该学会并掌握各种手印拍照技术。第一节指纹照相的主要器材
一、指纹照相机
指纹照相机是为刑事侦查部门设计的一种专用照相机,它不仅可用于拍照手印,也可用于拍照一些其它细微痕迹和物品。
指纹照相机的种类甚多,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固定的焦距,精确的一比一((1:1)拍摄系统和自带电源的照明装置。照明系统都安装在照相机内。为了便于携带,一般指纹照相机的电源,都用蓄电池或干电池组。
早期指纹照相机的光圈是固定的,快门速度的选择取决于胶片的感光度以及灯泡的亮度,现代生产的各种型式的指纹照相机,都有可调的光圈和可变的快门速度。
大部分指纹照相机的光源,是用小型磨砂灯泡安装在照相机镜头前端,照射角度可以调节,也可以进行单面侧光拍照:新型的指纹照相机内,还有电子闪光装置,使用灵活,携带也较方便。各种指纹照相机所使月的胶片。
美N瑟奇(Sirchie)指纹实验室最早生产的KE-③R型指纹照相机,仅有可调的镜头口径(f/6.3至f/11),快门速度和灯泡亮度都是固定的,使用英寸的胶片。
瑟奇(Sirchie)AR型、BR型、及CR型指纹照相机,不仅有从f/4.5到f/22的可调节的光圈,同时还有可变的快门速度。这些指纹照相机的光源系统是由四只小灯泡、一支闪光灯和一组蓄电池组成。既可以使用灯泡照明拍摄手印,又可以使用闪光灯。同时,还备有一个电源附加器,可直接用家用电路(220V)电源。使用的胶片各不相同,AR型使用:英寸胶片,BR型使用4X5英寸胶片,CR型使用英寸胶片。
指纹照相机操作简便,使用灵活。目前我国刑事技术部门使用指纹照相机的还不多,大都采用普通相机。
凡是具有皮腔延伸装置或能安装接圈伸长焦距的相机都适合于拍摄手印。林哈夫((Linhof)照相机具有皮腔延伸装置,可以进行原物大照相,并能直接扩大照相。拍照时,先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或翻拍架上,徽动释放按钮,打开照相机底座,将底座上的滑动按扭打开,使滑轨降下,将皮腔拉至所需位置锁定,然后打开照相机背部的毛玻璃取景框,将光圈开至最大限度,从磨砂玻璃上观察成像清晰度,在被拍物与磨砂玻璃上放上同样的比例尺进行调焦,当磨砂玻璃与被拍物上比例尺达到1:1的清晰影像(重合)时,新拍摄出来的影像就是原物大。
凡是优良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都适合手印照相,但须备有“近拍附加器”。通常采用的近拍附加器有三种。一是皮腔延伸器;二是近拍接圈;三是近拍镜(半身镜)。不论采用哪种装置,目的都是为了使指印特征清晰,图象不变形,达到1:1原物大或直接扩大的目的。在现场照相和检验照相中,大都采用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这种相机体积小,携带方便。如国产的海鸥DF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相机加“近拍接圈”就适合于拍摄手印。若“近拍器”上配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的影像就可大可小,可远可近。若现场狭窄,相机不能接近手印时,用长焦镜头拍摄,可获得望远镜头的透视效果,配用广角镜头拍摄,可以获得直接扩大的影像。使用佳农(Canon)EF型,康太克斯(Contax)RTS型、美能达(Minolta)XK型、奥林帕斯(Olympus)OM-2型等自动单镜头反光相机配用近拍附加器拍摄手印,勿需计算曝光时间。直接使用自动“A”挡,曝光都将准确无误.
微距镜头是同时具有微距摄影和普通摄影功能的镜头。使用微距镜头进行微距摄影时,不需要加用近拍接圈、近摄伸缩皮腔或近摄镜等附件即可拍摄出原物的1/4、1/3、1/2甚至1:1的像,非常适合子拍摄指纹。一般地,对于135相机,焦距为50毫米或55毫米的微距镜头,可以拍摄原物1/2大的像,焦距90毫米、100毫米、105毫米的徽距镜头,可以拍摄原物大的像。这类镜头有国产的海鸥牌55毫米焦距和尼康、美能达、潘太克斯牌的。镜头外壳上刻有Macro字样以供识别。
犯罪分子如从门窗、屋顶,天窗或揭瓦翻梁入室,往往会在门窗、屋粱等高处部位留下灰尘或汗液手印,这种情况下使用专用的指纹照相机拍摄比较理想。在没有专用指纹照相机的情况下,使用35毫米单镜头反光相机也能获得好的效果,但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现介绍如下几种方法:
1.简易手印拍摄架。
做一个底盘为1Ox15厘米、升降杆高30厘米的马蹄形小型拍摄架。
拍照时,先将照相机装上1:1近拍接圈组,然后,将照相机固定在小型拍摄架上,按1:1原物大照相进行调焦,使物像清晰,固定好相机位置。拍照时,不需再调焦,只要将拍摄架对准所拍摄的手印,选择好光源,即可拍出清晰的手印照片。
2.圆形托架近拍器。
圆形托架近拍器是浙江省金华地区公安处设计制造的。它是用国产海鸥DF35毫米单镜头反光相机加原物大接圈而成。高8.1厘米,上端与DF相机镜头结合,内径为5.4厘米。下端开两个相对的缺口,一侧为3.5x1厘米,另一侧为3.5x4厘米。目的是控制光线只从侧面射入。
拍照时,首先将圆形托架与DF相机结合一体,然后将圆形托架下端扣在要拍摄的手印上,从取景器内观察手印是否在画面之内,并确定光照角度。如需用低侧光,即用小缺口;如需用较大角度的侧光,则用大缺口(大约45度左右角度)。使用自然光或灯光均可,用电子闪光灯效果也很理想。
3.79-D型物证摄影架
79-D型物证摄影架,是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设计制造的。该架的主体和附件均用高强度合金铝制造.采用快速升缩弹子定位,有270毫米长度的调焦微调齿轮,仰角的离合器装置卡螺母采用摆角半圆齿轮、升降多头螺纹的结构。
这种摄影架,携带方便,使用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焦,并能随意变换角度和拍摄距离。它专供在现场物证位置高低不等的复杂条件下无法使用三脚架时,作肩托或固定相机之用。
4.“120”“135”型照相机助拍器
“120”和“135”型照相机助拍器是运用缩短焦距,扩大成像原理而设制的。助拍器是用一个近拍镜按一定的焦距和物距制作固定架,使近拍镜、机身和固定架三者连成一体。
用“120”型助拍器拍照手印时,将助拍器安装在“120”照相机取景镜头上,当调焦清晰后。记住焦距位置(一次调准后记住位置长期不变),再将助拍器安在照相镜头上,助拍器直接紧贴在手印上,配好灯光,即可拍照。若使用135型助拍器拍摄手印,直接对准手印,调焦清晰后,方可配光拍照。
在使用指纹照相机或其它类型的相机拍摄手印时,事先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尤其是对照相机的快门、光圈进行检查,确保机器性能良好。灯光和电源也都很重要。如果稍有疏忽,往往就会造成曝光定值不准。
感光片的曝光徽是由照相机镜头口径、照相机快门速度、拍照光源、感光片的感光度四个基本变量所决定的,当镜头口径增加一级光圈指数时,透过镜头的通光量则增加一倍。相反,减小一级光圈指数时,透过镜头的通光最就减少一倍。
照相机的快门速度装置直接控制着镜头的通光量。如果其它因,不变,速度从1/50秒改为1/100秒时,通光量随之减少一倍。
胶片的感光度与光圈指数和快门速度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使用21°(DIN)胶片,曝光量是f/11,1/125秒。若改用24°(DIN)胶片(如果光源不变的话),则曝光定值应改为f/16、1/125或或者为f/11、1/250秒。
在确定正确的曝光定值时,景深是需要考虑的。景深与光圈的大小成反比,光圈越小,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就越大,反之,光圈越大,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就越小。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拍摄弯曲物面上的潜在手印,就必须考虑景深。使用小光圈可以获得较大清晰度的景深。但是,最大清晰度的景深,并不与物体的清晰度相对应。因为,使用较小的光圈指数,镜头的解像力随之减弱。如果照相机的最大有效口径是f/3.5,那么,定值为f/8或f/11可获得最清晰的影像。所以,在拍摄平面物体上的手印时,一般将相机镜头的最大光圈缩小二三级即可,不宜缩得太小。
二、感光材料
在指纹照相中.常常需要各种各样的感光材料,如全色片、彩色片、盲色片、分色片,红外线片、紫外线片、反转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感光材料的品种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为了有效地运用这些感光材料,提高照片质量,对感光材料的性能必须要有充分的了解。
每种感光材料除了片基以外,还有许多薄层。不同的感光材料,薄层的层数不相同,其中以彩色片的层数最多,连片基在内,最多的可达11层.其次是黑白底片,可达六层,而一般的黑白正片和黑白相纸大都含有四个薄层。
以全色片为例,最上层是由凝胶组成的保护层,防止胶片因厚擦而产生一些细小划痕或灰雾。凡是感光度较高的片子都有这样的保护层。保护层下面是两层乳剂层,其主要成分是凝胶与溴化银,感光材料就靠它来记录影像。涂敷两层乳剂层的目的是为了要使胶片获得较大的宽容度。乳剂层下面是防卷曲层,也是防静电层。在底片的片基上,涂上一层带颜色的防止反光膜,全色片一般是略带灰色和浅蓝色的,分色片为浅红色,这是为了防止产生光晕的措旅。
胶片的感光度一般可以分为特低速片、低速片、中速片、高速片、特高速片儿种。
感光材料感光度的高低是由感光中心的大小和澳化银晶体的大小决定的。所谓感光中心。就是在澳化银晶体上由银或硫化银所组成的微斑。由曝光而生成的银集中到上面,使之扩大,当扩大到一定的程度,澳化银颗粒就可以被显影。溴化银在曝光后能否显出影像,就在于它上面由银所组成的微斑有没有达到可显影的程度,感光中心大的澳化银晶体,只要少量光子就可以使感光中心加大到可以显影的程度,所以它的感光度就比较高;相反,如果晶体上感光中心很小,这样的晶体感光度就低。感光度的高低,除了决定于晶体上感光中心的大小外,还决定于澳化银晶体的大小。因为大的晶体在曝光时接受光照射的面比较大,可吸取较多的光子,产生较多的银拉子。因而容易使感光中心扩大到可以显影的程度,因此感光度就高。晶体小的澳化银由于接受的光子较少,使感光中心扩大比较困难,因此感光度较低。这就是造成快片所显示的影像颗粒较粗的原因。由此可见.如果澳化银颗拉大,这种乳剂的感光度就高,反差较低、灰雾度较大、宽容度也比较大、所得影像的颗拉也比较粗。澳化银颗粒如果是小而均匀。则感光度较低,反差较高,灰雾度小,宽容度较小,影像颗粒较细。这是感光材料的主要性能。
纯卤化银品体不能感受波长较长的红、绿光,只能感受波长较短的紫、蓝及青色光。这种不感红,绿色光的胶片叫盲色片。若在乳剂中加入增感黄绿色光的染料,可使卤化银感受黄绿光,这种感黄绿光的片称为正色片(也有人称为分色片)。在乳剂中加入“全菁”染料,可使澳化银感受全部可见光线。这种感光片称为全色片。
感光材料是怎样记录影像的呢?主要是感光材料能随着光线的强弱,使澳化银显影以后变成深浅不同的灰色或黑色。在一个景物中,光线强的地方,感光的澳化银颖粒就多,显影后.这一部分就较黑,光线暗的地方,感光的澳化银比较少,显影后,这一部分的影像就比较淡。这就是感光胶片记录影像的原理。
感光材料的曝光量等于光照度与曝光时间的乘积。
曝光量二照度(勒克司)x曝光时间(秒)
胶片曝光以后,在胶片上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潜影,必须经过显影,定影后才能看到明暗与景物相反的影像,这个看不见的影像称为潜影。潜影是由银原子形成的。
胶片嗓光以后,应立即冲洗。若不及时冲洗,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冲出来的影像比曝光后立即冲洗的要淡,如果相隔时间太久。甚至会使潜影完全不能显现。这种现象叫做潜影的衰退。一般来说,正片感光材料衰退比较快,负片衰退比较慢。如放大纸在曝光以后,几小时就有明显的衰退现象。
曝光后的感光材料,由千保存条件不同,潜影衰退速度也不同。温度越高,衰退速度越快。湿度越大,衰退速度也快,在温度和Ak度都不变时,在纯氧中保存的胶片,衰退速度比在空气中快二倍。另外,就胶片乳剂本身来讲,乳剂颗粒越细,影像衰退越快。所以,正片比负片衰退要快。彩色片的潜影衰退后,会影响色彩的平衡。
但是,对于一般全色片来说,曝光以后,只要避免潮湿和高温,并将它封存好,一般在几个月内也不会有显著的衰退现象。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在拍摄现场物证后,应立即冲洗底片。
冲洗出来的底片,有时灰雾度较大,直接影响了影纹的清晰,甚至还失去了细小的影纹。灰雾是一种带褐黑色的金属银(Ag)形成的。灰雾并不是通过摄影曝光形成的。形成灰雾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在乳剂制造中澳的含量比银少,这种乳剂本身就包含若干自行显影的颗粒。例如,快速片中本身的灰雾银就较多。
2.感光材料过期,这是受空气氧化作用的结果。
3.在显影过程中显影剂直接接触无核颗粒中的银离子(Ag+)。
4.未经适当配制的显影液含有某些杂质的影响。
5.在显影过程中乳剂面与空气接触较多,受空气氧化的影响。
6.显影液冲含有微量银盐或溅入少量定影液。
7.显影液中的抑制剂(如澳化钾)的份量过多或过少。
8.显影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以上八种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照片质量,应设法避免。尤其是拍摄手印时,应选用慢速感光片,过期片一般不要用。非使用不可时,应按处理过期负片的配方冲洗。因为灰雾的底片放大出来的照片,反差弱,没有立体感。
反差是指负片上的密度差与景物亮度差之间比较关系的实际效果。当密度差等于景物亮度差时,称为反差中常;小于景物亮度差时,称为反差弱;大于景物亮度差时,称为反差强。
任何感光材料,都有本身的反差特性,这种特性可用曲线表示。用来表明乳剂反差数值的具休数字,称为反差系数,也称伽马值(Y)。
在影像中,影响反差的因术有如下儿种:
1.物体本身的亮度差(明暗差度),对于成像的反差强弱都有直接的关系。
2.感光时间的长短亦可决定负片反差强弱,感光不足的负片密度小,反差趋弱;感光过度则密度较大,但是反差也趋弱;感光适度密度中常,反差也中常;感光充足(偏多)密度趋大,反差较强。
除上述因素外,显影时间的长短、温度高低、药力强弱、浓度大小、以及搅动次数的多少都是影响反差的因素。因此,在底片冲洗过程中,必须精确控制。
在显影过程中,温度对显影速度和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温度高,显影就快;温度低,显影就慢。随着显影液温度的升高,在同样的时间内所获得的伽马(Y)值和密度都随之升高。不同成分的显影液的温度系数不同,不同显影剂的温度系数也不相同。例如,对笨二酚的猛度系数就大于米吐尔。温度系数越大,受温度的影响越明显。
随着温度的改变,显影掖的活性也发生变化:温度低时,显影活性比较小,显影速度就慢,感光度也会下降;温度升高时,显影活性加强.显影速度就快,感光度也会提高,颗粒也相应变粗,为了保证质量,应采用正常温度显影.一般以18℃-20℃为宜。
在一定的范围内,胶片的伽马值也随着显影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增加到一定数值以后,再延长显影时间伽马值即不再增。
随着显影时间的延长,胶片的感光度也因此而增加,当达到一个最大值时即停止。由于这个原因,有些感光不足的底片可以用延长显影时间的办法来补救。但是,随着显影时间的延长,影像的颗粒变粗,反差增强灰雾度也随之加大。因此,在拍摄反差微弱的潜在手印时,可以采用曝光略少,以延长显影时间的办法来增强反差。但是,由于颗粒还原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延长一定显影时间使已曝光的颐粒全部还原后,即可停止显影。若继续显影,使未曝光的麒较普遍引起还原,这就反而会使反差减弱了。
在显影过程中,药液的循环搅拌也影响着显影速度。如果药液静止不动,乳剂面所接触的是衰竭的药液。显影作用较慢。如果药液不断搅动,胶片表面的旧药液很快地被搅开,新鲜药液不断与胶片乳剂接触,结果,会使显影速度快,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反差。
胶片上银粒子的大小,除了在乳剂合成时决定卤化银粒子大小外,显影液还原力的强弱也是重要的因素,当显影液还原能力强,几个被还原的银粒子聚集变大,拉子就粗。相反,如果显影液还能力弱时,银拉子处于微小状态就终止发展。这就是微粒显影液冲洗出来的底片粒子较细的原因。显影液经稀释后也可当微粒显影液用,但是,这与正常的微粒显影液比较,除了反差、感光度都会降低外,还要损失阴影层次。所以,一般不采用这种办法。
为了正确反映手印特点,在指纹照相中必须正确选用各种不同感色性能的感光材料.例如,拍摄反差微弱的潜在手印,选用低速度高反差的盲色片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言色片颗拉细、灰雾度小,能较好的反映被拍物的细部特征。影纹的损失较少。它的缺点是宽容度小、反差强,影像层次较少,影调过于生硬。但拍摄反差微弱的潜在手印,要提高影像细微部分的清晰度,盲色片正符合这一需要。拍摄有色手印,以低速度的全色片为宜。但是,选用了合适的感光片,并不等于就能获得质量好的照片,因为底片的冲洗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加工条件不合理,即使用性能良好的感光材料,也会使影像质徽降低。相反,对于一种使质量较差的感光材料,如果在加工时处理得当,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三、光源
不管照相机多么先进、胶片质量如何优良,假若没有理想的光M,要想获得好的照片是不可能的。每张照片,无论用途如何,实质上都是光的生成物。也就是说照相机必须通过光的作用,才能如实地把被拍物记录在胶片上。我们能把微弱的手印拍摄下来,主要是由于正确地运用了光的特性和正确地掌握了光照角度。
但是,在指纹照相实践中,有的摄影人员对光的运用和处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用肉眼能看见的手印却照不下来,这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光的性能,用光不当的原因所致。
光源分日光(自然光)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种。不论哪种光源,都具有固有的两种性能,即光的颜色与强度。了解和掌握光的性能,对每个摄影工作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摄影工作者无论是进行黑白或彩色摄影,对于光源的颜色都是非常关心的。彩色摄影,光源的颇色对彩色照片颜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勿需多论。就是在拍摄黑白照片时,被拍物体的颜色以怎样的程度在底片上再现为不同密度的问题,光撅的颜色也是直接关系到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
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实际上,每一种颜色都是由几种不同波长的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光的颜色与色温有密切的联系,色温越高,光的颜色就越蓝;色温越低,光的颜色就越红。色温的变化,对摄影的影响是很大的。例如,同为全色性乳剂,色温低的光X所传达的黄色和红色的色调,比色温高的光源所传达的色调钱得多。在彩色照相中,色温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光的强度对于一般摄影来说,比光的颜色更为重要.因为,摄影工作者所真正关心的是有多少光线达到摄影机镜头。换句话说,感光胶片究竟能感受到多大照度的光量。
光的强度是指光K本身的发光强度,定义为光源发出的光能量在观察方向上的强弱程度,以单位立体角范围内发出的光通量度量,以符号I代表.发光强度的单位称为“堪德拉”(Candela),过去叫做“烛光”.根据“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点光源在与照射方向垂直的平面上产生的照度E与光源至被照面的距离L的平方成反比,与光强成正比:E=I/L2,
照度是不发光的景物被光源照明的程度,用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度量,照度单位称为“勒克司”(lux)。
光通量是单位时间((1秒)一内通过(照相机镜头)的辐射能量,用符号∮表示。在光度学中它是按人眼感觉到的强弱来度童的一种辐射能,用“流明”(lumen)作为单位。
当光线斜射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余弦定律。其一是发光强度余弦定律:若一完全漫射反射发光面在表面垂线方向发光强度为Io,则在垂线以外的其余方向上的发光强度I为:I=Io.cosa式中a为观察方向与发光表面垂线间的夹角。
其二是照度余弦定律:被照明表面不垂直于光源出射的光线,即光线倾斜射到景物表面上时,则光能量分布的面积扩大了,照度随入射角。的余弦按比例减小。如果垂直照射的照度E0=1/l2,则倾斜照度,式中a为照射光线与被照表面垂直线间的夹角。l为光源到被照表面的距离,I为发光强度。
光线照射到不发光的景物上,不发光的景物有选择地吸收了照明光源射到它上面的部分光披,而反射或透射了另一部分光波,从而使景物看起来具有一定的颜色和亮度。一个物面上照射光波与反射光波的比率为反射系数,用P表示。某些漫反射体,例如月亮将太阳光漫射出来,就如同一个发光体一样.这种漫射体的亮度直接决定于所接收的照度的大小。漫反射表面的亮度B为:B=P.E式中F的单位为勒克司,B的单位为阿熙提。
这些问题对摄影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所拍摄的物体本身并不是发光体,物体所发的光是物体将照射后所反射的光.这个反光量多少与物体本身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光源对物体的照度有关并与被拍物的距离有关,在拍摄中,需根据光a的数目、距离和强度,以及被拍物体的反光情况决定曝光量。
光源强度对拍摄手印有很大影响,若用强光源长时间照射手印,会使手印反差降低,逐渐模糊。甚至还会出现手印自然消失的现象.因为汗液中含有98-99%的水分,强光下水分受热蒸发,手印消退。即使手印不消退,也会使汗液干倒,减弱吸附粉末的能力。碘熏手印在强光下,由于受热,使碘继续挥发,手印变得模糊。甚至消失。宁西特林溶液显现的手印,在强光下,温度越高显现越快,时间过长就会分辨不出手印了。硝酸银显现的手印,在强光下长时间照射,会使物面变黑、手印不清等。
拍摄手印时,人工光源的电压也是必须考虑的.在电压下降时,光的光化力比其光亮度下降要强烈得多(光的光谱成分发生了改变)。例如,在电压降低10%(对正常值)时,光化力便要下降47%,在降低20%时,便要下降75%。在电压升高10%(对正常值)时,光化力则会增加177%,而升高20写时,即可增加到300%。因此,在使用人造光源时,最好设有稳压装置。
手印照相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光源:
1.手电筒电源
手电筒光源是拍照手印简便有效的光源。这种光源体积小,携带方便,不受电源的限制,并能调节聚光和散射光,虽然光的强度不大,但拍摄单个指印还是足够用的。由于这种光源照度不够均匀,曝光时必须上下左右移动,使手印照度的强弱均衡。如果拍摄掌纹,光源距离可远一些。但根据“平方反比率”原理,必须正确增加曝光时间。
2.小型聚光灯光源
小型聚光灯是拍摄手印比较理想的光源。其优点是体积小,照度均匀,光的强弱度变化幅度小,有能调节的光圈,可按手印的大小调节光的照射面积。有变阻器,可以调节不同的光照强度,以适应拍摄不同反差的手印。聚光灯上还可以安毽光片,发出不同的色光,对分色照相增强反差有较大的作用。如旅大市公安局研制的806型聚光灯,还带有缝隙插片,可以射出扁平光线。适合于拍摄无色加层或减层手印,以及玻璃上双面重叠手印。
3.大型聚光灯或回光灯光源
大型聚光灯或回光灯是一种照度较强的光源,一般在透射照相中用得较多。ZS76-1型现场勘查闪光灯,是手印照相较好的光源。它体积小,光亮输出大(光通量1000流明),携带方便。同时,它还具有独特的闪光、照明双光合一的优点。反光罩上可装换各种颜色的滤色片和聚光镜,既可聚光又可使光散射,有利于分色照相。若加上偏振光片,可进行偏振光照相;换上蓝光片,还可以进行蓝光检验照相。尤其是闪光部分,由于光照强度大(发光能量120焦耳),色温高(5600°K),对一些反差微弱的手印,在普通光线下反映不出细微特征时,采用闪光拍摄,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特别是拍摄油垢手印,在强光下容易将油脂烤化,使用现场勘查闪光灯是最理想不过的了。因为它是双灯合一,先用照明灯选好照射角度,然后采用闪光拍摄,就会获得较好的效果,这是现场勘查闪光灯独具的优越性,是一般闪光灯所无法比拟的。
4.强光灯光源
某些物面上的汗液手印,有时只有在强光下增强了反差才能看清。使用强光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光源前面加一块隔热玻璃,降低被拍物体表面的温度。
(2)光源不要直接照射被拍物面.利用反光镜把光反射到被拍物面上,使光源的辐射能被反光镜吸收,不会影响手印。
(3)光源距被拍物应远一些,一般100-250烛光(注意:灯泡上所标的瓦特数与蚀光数不一定相符合,有的烛光数比瓦特数高,有的则比瓦特数低),最近照射距离不能小于1米;300-500烛光不小于2米;500-100D烛光不能小于2.5米。
(4)在调焦过程中采用弱光源,拍摄时使用强光源。
(5)拍照时应操作熟练,动作迅速,一次完成。